学院动态
我校举办第三十九期察哈尔读书会
10月24日,由察哈尔学会与鲁东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十九期“察哈尔读书会”在鲁东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原主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教授应邀担任领读人,李合亮校长接见了张蕴岭教授及与谈嘉宾。

李合亮校长首先对张蕴岭教授、察哈尔秘书长柯银斌研究员以及与谈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李合亮校长指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东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地区。虽然东亚合作近年来遇到了一些阻碍,但东亚合作既有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的地缘优势,产业互补、供应链融合的客观基础,又有共同应对气候危机、海洋环境改善等挑战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展读张蕴岭教授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一书能够为理解当代东亚合作的复杂逻辑提供理论支点和现实启示。本次读书会的举办不仅能够推动鲁东大学区域国别学高质量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打造鲁东大学“工农理文多学科交叉融通、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

张蕴岭教授首先介绍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书的创作缘起。他指出,东亚合作的理想在于达成共识、实现共赢,而现实中却难免面临分歧与利益冲突,这正是区域合作的复杂性所在。书中围绕这一逻辑,从东亚合作的缘起到未来的展望,系统阐述了东亚合作的演进脉络与实践经验,内容涵盖对东盟的认识与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建、通往东亚自贸区之路、货币金融合作的实践、东北亚合作探索、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以及区域观的回归与秩序的构建等方面。
会上,张蕴岭教授还对我校区域与国别学科建设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张教授指出,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者要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并注重实地调研、人文积累与跨文化理解。为此,张教授提出了我校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具体举措:一是要基于实地调研开展国情专报,二是基于日韩社会生活的细节与见闻开展调研札记记录,三是基于调研数据开展系统化国情分析,以三类成果为抓手建构区域研究从事实到理论、从观察到建议的完整链条。
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向平教授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向教授指出本书指出犹如一枚精妙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理解东亚区域合作宏大叙事的精神之门。它启示我们,东亚的融合之路,既不是一蹴而就的浪漫畅想,也不是对严峻现实的被动屈从,而是一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调适、在博弈中寻求共识、在挑战中创造机遇的、充满东方智慧的伟大实践。会上,各与谈嘉宾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对张蕴岭教授的力作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

本次读书会由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银斌高级研究员,鲁东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张德强教授共同主持,鲁东大学副校长向平教授,鲁东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教授,以及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有关企业的负责人等10余人进行了发言,50余位师生参与了读书会。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与思想碰撞中圆满落幕。(区域国别学院 撰稿:杨石晶 拍摄:张瀚文 审核:李 猛 终审:张德强)
